Google都解釋唔到的口渴原因
Google都解釋唔到的口渴原因
#Google不能解答你的口渴原因
圖片擷取自 @trialanderror924
當你身體不適時,會google 一下找答案嗎?相信不少人有這個習慣。然而,有時google 不但無法給你答案,反而會令你疑神疑鬼,甚至懷疑自己患上疑難雜症。
如果你google 搜尋口渴,不難得出自律神經失調、糖尿病、腎病等結果。如果你google 其他症狀,更可能會得出生癌的結論,未醫已經嚇到半死。
這次就談談口渴的問題吧。經常口渴簡單來說就是口腔、咽喉滋潤不足,因此產生了乾涸感及想喝水的自救反應。中醫習慣稱能滋潤身體組織的水液為津液,當身體缺少津液時,或者津液分佈不平均時,身體就產生口渴感,提示你要正視一下津液問題了。
甚麼時候會出現津液不足呢? 一般就是體內出現消耗津液的因素,例如多次泄瀉或失血之後,或體內有燥熱,例如血內有燥熱或肺熱都會導致津液耗損,產生口渴感。
多飲水不就好了?恐怕不能,因為水液需要經身體轉化後才能產生津液。比較直接的做法,就是進食有滋潤功效的中藥,例如沙參、玉竹、百合和麥冬就是增加津液的好選擇喔。
另外,如果水液分佈不均,例如腸胃濕度過高,其他身體組織反而缺少了滋潤,於是也產生了口渴感。這時就不能簡單飲水或者滋潤去解決了。明明是口乾,反而是要用上祛濕法,例如陳皮、茯苓、生薑、薏苡仁。因為口乾是表象,困濕才是主因。濕一去,能滋潤的津液就自然回來了。
你受口渴困擾嗎?不要再迷信google 了,歡迎聯絡我們,了解更多。